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呼和浩特菜市场更新换代“赶潮流”

2018-10-16 16:13:56

气象局西巷便民市场一角

居家过日子,菜市场离不了。这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它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城市宜居性,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自今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不少早市、路边摊不见了,而是变身成了标准化的便民菜市场——过去,“脏乱差臭”是早市、路边摊的符号;如今,无异味、地干净、菜整洁,则成了我市便民菜市场的“标配”。

菜市场环境大变样

一大早,在新城区气象局西巷便民市场里经营熟食的王晓梅,像往常一样赶到市场后便开始忙起来:拖地、擦拭柜台……整理好后,王晓梅穿上工作服开始营业。记者看到,她的店面柜台用玻璃封闭,在醒目位置张贴着营业执照、熟食流通许可证、健康证等证照。所有经销的食品明码标价,让人一目了然。

“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柜台环境。你看,这样干干净净的,我心里舒畅,顾客也肯来。”对此,王晓梅深有感触,“以前,气象局西巷这一片是呼市有名的早市,但条件非常简陋,像我这样经营熟食的还好些,其他菜贩每天经销的菜品就放在水泥台子上、地上,尘土飞扬,尤其是夏天苍蝇乱飞,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

“现在过来买菜,路边的拉菜车没了,积水也没了,干净多了!”来到位于气象局西巷便民市场里的蔬菜交易区,市民吴女士欣喜地说。吴女士告诉记者,如今的气象局西巷便民市场灯光明亮,空间宽敞,一改以前早市、路边摊环境脏乱差、管理秩序混乱的现象。“地面干净整洁、菜品摆放规范、经营买卖文明有礼,来这里买菜再也不用捂着鼻子走进去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以来,我市相关部门将农贸市场的转型列入整改范围,并将人流量较大、商贩较多的市场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对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市民消费更便捷安全

上午9点半,市民王婷来到气象局西巷便民市场一个摊位前,选了个小南瓜、一把小青菜、一个花菜。“不用付现金,用支付宝或微信也能直接付款。”摊主谭兴兰将菜全部称完后,笑呵呵地说。记者注意到,在便民菜市场里的不少摊位前,都在显著位置张贴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拿着手机点一下,就能买到菜,连钱包都不用拿,真是太方便了。”王婷告诉记者,现在的便民市场不仅干净整洁,支付方便,买到的菜也让人放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气象局西巷便民市场位于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气象局西巷北口位置,于2017年3 月开工建设。市场总投资849万元,设置摊位68个,设有肉类、蔬菜、水果、副食、水产等多个销售区域,解决了周边1.2万户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这类菜市场对消费者和经营户来说都很便利,但更重要的是让食品安全有了保障。”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标准化菜市场40个,占地100亩以上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今年拟投资1亿元人民币,对市区内规模较大的美通、万惠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对农贸市场进行提升和改造,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

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

“几根葱、一把菜、一块肉,‘菜篮子’虽小却与民生息息相关。”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韩成福表示,作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菜市场是最基本、“最接地气”的保障民生场所。实施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既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内在要求,也是老百姓渴求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某种意义上讲,让菜市场靓起来,是城市“人文”“魅力”和“宜居”属性更本质的体现,也是民生关怀的延伸。于此而言,持续建好菜市场,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民生账。在这方面,政府职能部门理当扛起“强兜底、补短板”的责任,不断提升与改善蔬菜市场软硬件设施,从而满足老百姓的购物需求。譬如,对改造公益性的菜市场可采取税费减免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吸引承租户入市经营。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经济与法学院院长嘎日迪则认为,实现菜市场的良好经营,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通过持续创设更好的环境、更优的服务来集聚人气,尤其要围绕老百姓之所需、所选,提前做好产销对接准备,真正做到货源充足、货真价实;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低租金摊位,减收市场管理费,剔除不合理费用,不断降低经营成本,从而让商贩在市场内留得住、干得好。这样做到位了,才能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嘎日迪说。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