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忆中纪委原环保宣传语常务副大大曹庆泽:重实干不讲情面|中纪委|曹庆泽-龙之帝国

2018-12-28 08:04:05

  曹庆泽在四川纪检机关的二三事

  文_本刊记者 王巧捧

  十七入川,

  风华正茂一少年;

  七十回川,

  老当益壮未下线。

  弹指一挥间,

  整整五十三。

  鞠躬尽瘁为人民,

  反腐倡廉志更坚。

  2001年,时任中央纪委常务副大大的曹庆泽回到四川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在路上感慨赋诗。这实际上也是曹庆泽一生的真实写照。

  1949年,原籍湖南澧县的曹庆泽时年17岁,这一年他随西南服务团来到四川,在四川工作40年,直至1989年12月调任中央纪委常委。

  今年2月19日,曹庆泽逝世。自1985年任四川省纪委副大大起,他后半生的30年,都奋战在纪检监察战线。近日,记者采访了曹庆泽在四川纪检战线的老部下们,他们深有感触地回忆了曹庆泽的历历往事。

  “我刚才布置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原四川省纪委常委杨燕记得,最后一次见到老领导曹庆泽,是2001年他回四川检查工作。此后多年没能再见一面。近日闻知曹庆泽逝世,杨燕忍不住哀思,给曾经在省纪委干部室的同事发了条信息,表达沉重的心情。

  杨燕回忆,曹庆泽工作上雷厉风行,头天部署的工作,第二天就要有结果。更有同志回忆,有时候一项工作刚布置两个小时就追问,“我刚才布置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曾任四川省纪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的崔广义介绍,曹庆泽工作严谨,对办公室文件的文字要求极严,但是只要你认真听,在他手下也好干事。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他布置你写一篇文章,文章的结构都给你规划好了,并且每一部分都给你阐述一下具体怎么写。只要按照他的意思写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崔广义感慨,在曹大大身边工作受益良多。

  在曹庆泽的管理下,省纪委忙碌高效。比如每次开常委会、办公会,几个议题确定以后,基本上都在规定时间内开完,不开马拉松会议。除非紧急情况,晚上和周末也很少加班开会。

  在这种工作风格的影响下,大家给他汇报工作时,都学会了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他听了以后如果认为还要深入了解,继续追问,你再详细汇报。这实际上是在培养和锻炼干部在工作中抓主要矛盾的能力。

  曹庆泽点子多办法多,敢抓敢干。譬如成立纪检监察系统联系会,把纪检监察和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统起来,便于形成合力、突破案件。

  在干部选任上,他也体现出有魄力的一面。

  杨燕笑称自己年轻时有点爱“犯上”,因此得罪过离休老同志,这位老同志不赞成提拔她为干部室主任。曹庆泽顶住了压力,通过了对杨燕的任命。

  崔广义记得,当时乔石任中央纪委大大,到四川调研,听取了曹庆泽关于贯彻落实纪检工作“四项职能”的汇报,非常感兴趣,给予了充分肯定。

  批评干部的三原则

  多名老干部都回忆,曹庆泽爱批评人,批评起人来很凶。但据省纪委老干部回忆,他批评人有三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只批评中层以上干部,基本不批一般干部。这被认为是按照层级管理原则,不越级管理,讲究管理艺术。另一个是,批评干部就事论事,不给干部“贴标签”,提拔干部时还是依据干部选拔标准,多名被他批评过的干部后来都提到了提拔。当然也有他看重的干部从来没有挨过批评。最让老干部们感慨的是,他批评错了,会虚心接受意见,主动道歉。

  有一次,纪委一名同志不知从哪听到消息,说自己可能要被调离纪委。正值此时,曹庆泽想带他到贵阳出差,这名同志提出,在纪委这么多年,工作很辛苦,从来没有休过假,想趁调出之前休假。

  杨燕当时身为干部室主任,并且跟这名同志关系不错。曹庆泽以为是杨燕透露了消息。杨燕回忆,“曹大大当着众人的面,把我骂得狗血淋头”,自己眼泪当场流下,实在忍不住了,说,“曹大大,我以党性保证,不是我给他透露的,请你调查清楚,如果是我透露的,我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当天杨燕刚回到办公室,曹庆泽的电话就打来了,“杨燕同志,我向你道歉……”

  杨燕刚刚止住的眼泪再一次刷地流下。虽然感动,但是杨燕还是将心里话说出来,“曹大大,干部室主任这个岗位,处于矛盾集中的风口点,我希望你批评我之前能先听听我的解释。”

  曹庆泽再次诚恳地道歉,接受了杨燕的建议。

  有时,曹庆泽对下属的批评是出于严格的要求。一次,曹庆泽到一个地市出差时,有名陪同同志自己花钱买了些土特产带回家。曹庆泽知道后,提出了严厉批评,说就是自己花钱也不能在出差时买土特产。

  下级可以不买他的“面子”

  以曹庆泽雷厉风行的做法,和比较爱批评人的性格,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他作风比较强硬。但是接受采访的几名省纪委老干部都说,曹庆泽其实作风很民主。

  杨燕回忆,曹庆泽经常召开常委扩大会。她记得,在一次处理一起案件时,当事人被查出涉案物品价值1000多元,当地党委强烈建议双开、法办。开会时,曹让杨燕也发表意见。杨燕提出,实际上当事人涉嫌收受两个戒指,价值1000多元,他1个月后交给了办公室主任代为退还,办公室主任记在记事簿上,但忘记了去退。鉴于这些情节,双开、法办的处分过重。意见被部分接纳,最后给出的处分降了一格。

  曹庆泽十分爱才,对干部的非原则性问题,他都能以才为重;但涉及到原则问题,则必定以原则为重。

  当时省纪委下属一事业单位接收了一名转业干部,试用期间勤奋认真,正式调入后,经举报发现,这名干部存在篡改档案、干涉前妻婚姻等问题。

  组织调查后,这名干部后来写了一封非常感人的信,表达自己对纪委有感情,说如果能留下,扫地都愿意。

  曹庆泽跟干部室商量,这种问题,有没有可能留下来。这让杨燕看到曹庆泽惜才心软的一面。但干部室几名同志“不买他面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行”。大家说,除了他现在被调查出的这些问题,这人还暴露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的性格问题。

  闻此,曹庆泽没再坚持,批准了对这名干部的处理。

  几件小事看作风——回忆我们的老领导曹庆泽同志

  文_欧可智

  曹庆泽在四川省纪委工作4年多,时间不长,但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记忆中最突出的是他精明干炼的领导作风和民主公道的人格魅力。

  水平高且讲民主

  1985年3月,曹庆泽同志从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职位调任省纪委主持工作的副大大。当时,纪委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重建只有几年时间,纪检工作到底要怎么搞,只有几条大原则,具体怎么操作,大家心中还不是那么有数。

  很快,曹庆泽通过调查研究,用高度精炼的语言概括纪委各项工作的定位,提纲挈领,非常准确,让人佩服。

  比如,案件检查工作中一起案件往往涉及作风问题、违纪、严重违纪、违法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一些同志在汇报时抓不住重点,说了半天,不甚了了。曹庆泽明确指出,抓案件要抓关键点,即到底有没有达到立案标准。

  当时的案件检查工作立案难、查处难、审理难问题相当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办案的作用,曹庆泽提出,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案件结案后进行党内通报;二是选择典型案例,写成案例报道,在媒体上刊登;三是配发评论员文章。当时,案件检查的宣传工作不够开放,这一举措,在通过典型教育发挥案件治本功能上走在全国的前列。

  再比如调研工作。20世纪80年代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纪检机关调查研究工作怎么搞,怎么发挥调研工作作用,莫衷一是。曹庆泽思考后提出12字方针:目标集中,目的明确,调以致用。我们听了,豁然开朗。以后的调研工作根据中央纪委的要求和省纪委的工作部署,每年选择几个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最后转化为党委或纪委的决策、文件,在为党委、政府、纪委决策服务方面发挥了作用。

  曹庆泽提出并主持制定了很多纪检工作方面的政策规定,让全省纪检系统的干部觉得工作思路清晰了,知道工作该怎么去做了,整个纪检机关更有激情和活力,四川纪检工作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多项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

  曹庆泽工作水平高,爱批评人,但并不意味着他工作独断专行,相反,曹庆泽工作作风非常民主。他不仅尊重副职及常委班子意见,也经常听取中层及普通干部意见。

  当时,省纪委研究室在办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有同志提出将杂志独立成一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时的分管副大大也有此意。报告报到曹庆泽处,从来讲求效率的曹庆泽罕见地没有立即批复。研究室同志揣测,曹大大可能有不同想法。

  不久,我陪同当时的省纪委常委陈达仕到重庆出差。在北碚接到机关的紧急电话通知,要求我们立即赶回成都,买不到火车卧铺坐一晚硬座也得马上走。第二天一早下火车刚到机关,就通知我们去参加常委扩大会议。议题是研究杂志社独立为事业单位的事情,曹大大认真听取并同意了大家的意见,报省编办并获批。这件事上,他的民主作风让我感触很深。他很尊重分管常委和分管室主任的意见。

  重实干不讲情面

  曹庆泽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时,即使对同级领导干部,也不顾忌情面问题。

  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价格双轨制,一些领导干部子女利用特权经商,形成特有的“官倒”现象。为此,中央出台了《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曹庆泽在执行中央决定时,按照中央纪委的要求,指示省纪委研究室调查了解四川省当时所有副省级以上干部子女、配偶经商的情况,打印成名单,列表一一进行核实、清理。最后清理出几人存在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将这几人进行了调整。

  曹庆泽虽然爱“刮人胡子”,但时间久了,大家就发现,曹庆泽对看重的干部更不留情面。他觉得你有能力往往会给你加更多的任务,要求更严。被曹大大批评后,很多同志感觉很有收获,心服口服,有时还真希望他说一说,指点一下自己的工作。

  另一方面,一旦干部的工作完成得好,曹庆泽会通过批示,给予肯定,使干部得到极大的成就感。有一次,一名室主任代省委起草了一份文件,曹大大审定后,只改动了一句话,然后在上面批示道:此件很好,建议以省委名义发。很快,这份文件以省委的名义下发,参与起草的干部得知此事,深受鼓舞。

  曹庆泽不讲情面并非无情。他的批评往往就事论事,不以偏概全地看待干部,而是公道正派、关心同志。当时研究室只有五六个同志,又要忙课题调研、起草文件,又要办杂志。有一次,曹庆泽在办公会上给研究室布置了一项工作,当时的研究室主任陈达仕性格比较直,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研究室没人,没法完成这项工作。这样直接顶撞大大,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心想,这下他要挨批评了。果然,曹大大火了:给你们安排工作怎么能说没人!陈达仕回答,是没人嘛,研究室现有的工作任务已经很重,先后又有3名同志生病住院,确实安排不出人手。曹庆泽听了,语气柔和了下来,说,哦,生病还是要治疗。

  陈达仕的直言顶撞,并没有影响曹庆泽对他工作上的认可,1988年4月,省纪委换届时,陈达仕被选为省纪委常委。

  念旧情更讲规矩

  曹庆泽调任到中央纪委以后,仍然关心四川省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省纪委的同志到中央纪委开会,曹庆泽都会询问省纪委的工作推动得怎么样。他非常重视纪委的法规建设工作,多次询问省纪委的法规室建立起来没有,再三嘱咐应该建立法规室。四川省纪委的法规室建起后,在全国都是较早的。

  他对省纪委的老同事也非常惦记关心。有时候,我和其他同志到中央纪委参加会议,跟他摆谈时,总会被他问起省纪委老同事的状况,好几年以后还能一口气能说出七八个名字。

  1994年,我到中央纪委参加一个会议,想请曹庆泽同志为四川省纪委机关刊物《党风党纪月刊》创刊十周年题词,曹庆泽欣然答应,写好一份题词,交给我带回。我回川不久,又收到曹庆泽寄来的一封信,表示之前的那副字没有写好,后来又重新写了一幅。

  2002年,《四川监察》更名为《廉政瞭望》,我再一次邀请曹庆泽为杂志社题词。当时也是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曹庆泽说让我过两天到他家去取。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考虑按照基本的礼仪,登门拜访要不要带点伴手礼。想来想去不知道买什么好,再考虑到曹庆泽的性格,最后空着两手去了。

  我记得那天是5月15日,当时正在进行省级换届工作,曹庆泽很关心四川省的情况,询问了我一名纪委候选领导的情况,我回答不知情。刚好当时四川电视台正在播放四川换届选举结果,那名领导被选上了。几年后这名领导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想必当时曹庆泽听到些什么,但在我面前什么也没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话跟什么样的人说,他们这样的领导是非常注重这些规矩的。这对于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