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小巷“穿新衣”居民乐开怀

2018-10-17 17:24:43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入口的永兴街,两侧墙壁是琼崖抗战故事,既显文化气息又有教育意义。本报记者 孙衍玲/文 张洋/图

    “土路变石板路,走路都不带沙尘的,可干净了。”“地面平整,不再坑洼积水,下雨天也可以出门了。”“走在青石板路上,穿梭在悠长的巷子里,有种回到古代的感觉。”……小街小巷,牵动着大民生。开展“双创”工作近两年来,海口精准把脉百姓需求,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背街小巷升级的全过程。目前,全市2434条背街小巷已经完成升级改造,一条条小街小巷如同穿上了“新衣服”,居民生活更添获得感。

    保持老街特色 沉淀传统文化

    “我住在这里七十几年了,自有记忆以来就在这些巷子里穿行,老巷子还在,我一生的回忆都在。”李老先生是本地居民,自出生以来就住在居仁坊。这里错综蜿蜒的小巷子里留下他一生的脚印,而他也见证了这些小巷子的蜕变和“重生”。

    夏日的海口艳阳高照,带着丝丝燥热走进居仁坊,平坦整洁的青石板砖路上,基本看不到丢弃的垃圾,原本破旧的街巷墙面上,画上了《弟子规》等宣传传统文化的彩绘画,让人感觉浓浓的文化迎面扑来。民居的门栏上雕刻着花纹,窄窄长长的过道铺着青石板,古朴的招牌弥漫着时光的味道,悠长的巷子里散发着悠闲的气息,老人们搬着板凳在自家门休憩,一杯清茶、一把蒲扇,好不惬意;枝繁叶茂的琵琶树下,三五邻里聊着家常,孩童们在树荫下玩耍……

    “以前这里的道路凹凸不平,街道两边的墙面上,尽是斑驳不堪的岁月沧桑,满目皆是残破墙壁。”回忆起小巷子以前的面貌,李老先生不由得感叹小巷如今的变化。李老先生说,以前巷子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生活垃圾,街巷下水道臭味熏人,地下排水设施老化,一下雨就会水漫街面,最深处可没过脚面,地面也是坑坑洼洼,下雨天不敢随便出门,那时也希望能够改变下这些老巷子,但后来听说要整改的时候,还是担心老巷子变“现代化”了,这样会丢失老一辈的记忆。“现在这样子最好,老巷子有了新面貌,文化氛围更浓了。”李老先生说,居仁坊老巷子里的文化保护做得很好,现在路面干净平坦,电动车也规范的停在划线范围内,白墙上尽是优良传统文化的宣传,老巷子更美,更具文化意味。

    “这些三角梅真漂亮,这条巷子真干净。”园内里社区入口处,满目尽是火红的花景,微风轻拂下,红花娇艳地盛开着。走进古色古香的社区,道路两旁的墙壁上,有崭新的市民公约和居民公约,有大气的精神文明创建专栏,步行100米,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少于3处。慕名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纷纷点赞宣传形式新颖别致、通俗易懂。

    “保持小街巷的文化特色,同时注意提升品质。”园内里社区居委会主任林素玲说,园内里社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当初改造时,区里和街道办以“改造居民生活现状,满足基础功能需求,保护历史文脉根基,提升街巷环境品位”为重点,深入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街巷文化,注重对古井、聚散庵碑文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充分利用修缮后的街巷墙体展示“园内里的记忆”“美丽海口我的家”“中华有福——行善是福、友邻是福、明礼是福”,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图说形式,形象生动地宣传中国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丝丝细雨般浸润着居民的心田。

    统一立面改造 街巷面貌变靓

    “以前的龙舌坡虽然还算热闹,但卫生环境和秩序很糟糕,每到傍晚人流密集时,整条街道拥挤不堪,电动车、小轿车和人流混杂在一起,已和城市的新兴面貌严重脱钩。”市民陈先生是龙舌坡老居民,他说龙舌坡改造后显得非常上档次,虽然有时候车流人流多的时候也堵,但大多时候都显得有序,路面也很干净,沿街的铺面更是好看,全新的水泥路面宽敞整洁,白色实线和黄色虚线笔直清晰,人行道上的彩色地砖清洁如洗,整条街道上无一占道经营,整齐划一的直观感受令人舒畅。

    1100米长的龙舌路经过立面改造后,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沿街数百家店铺统一为朱红色的木质招牌,店门也全部是古式的立体风格。除了统一规范的招牌,每家店铺还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进行了统一改造。以前突兀的店门前多了一道门廊,与骑楼老街类似,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平添了一道景致。

    统一的立面改造让龙舌坡如获新生,大英路的改造也令人耳目一新。“现在不仅交通畅通了,路面也平整了,骑车也不颠簸了。”市民何瑶说,让她感到最欣喜的是道路畅通了。何瑶去公司的路上要经过大英路,以前不论是早上还是晚上,交通都特别拥挤,早上为了不迟到都得提前好些时间出门,晚上回家也会耽误一些时间,现在虽然晚高峰时,交通也会有些拥堵,但对她来说完全不受影响。“路面平整了,交通秩序也好多了,更让人惊喜的是道路两旁的铺面立面改造后特别漂亮。”何瑶说,整条街都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有时候还能看到游客、市民过来拍照。

    走在大英路上,平整的马路上车辆来回穿梭,市民步行在两旁的人行道上,停下电动车消费的市民自觉地把车规整地停在划线区域内,旧货一条街铺面的招牌统一样式整齐划开,店铺的墙体、柱子全都重新粉刷过,焕然一新。鸿利空调商行的老板何毅说,入店经营后虽然经营场地变小了一些,客人不能直接看到销售货品,但是那一块块靓丽的招牌更引人注目,店铺招牌统一后,整条路的店铺招牌成一道风景线,吸引客人驻足观看,客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店铺的位置。“这样改造过后,感觉这条街像换了一个样子,真不错。”

    土路大变样 居民喜开颜

    “我在这里开了5年旅馆,终于不用在刮风的时候满身灰尘,平时也不用天天扫沙尘了。”曹计枝开心地说道。曹计枝的家顺宾馆正好就在青合社区路的边上,曹计枝对这条小路的情况特别了解,据她介绍,这条小路之前是土路,环境卫生脏乱不堪,每天走过脚上都会沾满灰尘,也没有路灯,晚上很不方便。“双创”工作启动后,桂林洋村居场所也开始改造,土路没有了,路灯彻夜透亮,还有治安联防队员巡逻。“现在这条路看着真漂亮,路灯整夜亮着,治安也好,来我店里住宿的客人也变多了。”

    “道路平坦开阔了,有花有草,环境真的很好,人的心情都舒畅了,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郑重凤老人笑着说道。老人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这里的改变都看在眼里。在没有整改之前,这条土路坑洼不平,路面上各种石头、木头等杂物占地堆放,走路很不方便。现在不仅路面平整了,还变漂亮了,路上基本上没有垃圾,居民都自觉地把垃圾丢到垃圾桶,有的居民还主动清理垃圾,整体看过去视野都开阔了不少。

    在青合社区,前来办理老人优惠卡的薛振忠老人看到记者来采访就激动地说道:“这里的变化太大了,道路干净整洁,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做得确实好。”薛振忠来自河南,是海口经济学院的财务会计老师,同时也是民主党派成员,在桂林洋居住有12年了,也见证了青合社区路的变化,从一条脏乱的土路到如今青红砖铺砌的人行道,沿路有花草陪衬,可谓鸟语花香。“这条路变化如此之大,社区主任的功劳可少不了,主任真心为民,为民办实事,我很敬佩他。”薛振忠自豪地说。

    青合社区居委会主任唐勇表示,“双创”工作启动后,居委会集中各村干部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各村干部在自己管辖的村里进行“双创”工作入户宣传,让村民知晓并配合“双创”工作,村居场所开始改造,这条小路也开始改造,之后还在路旁配备垃圾桶。平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巡街,同时居民也自发地组织七八名退休工人作为志愿者进行巡街,保障路旁店铺的“门前三包”到位,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海口市创文、海口市创卫、海口市双创)



责任编辑:马骁潇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