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湖北最大公租房小区的党建故事之一:从“清阂居”到“亲和居”

2018-10-15 16:42:03
原标题:湖北最大公租房小区的党建故事之一:从“清阂居”到“亲和居”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芳 刘娜

【编者按】

4月26日,习大大总大大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视察,对社区党组织在领导社区治理方面创造的新鲜经验给予肯定。对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创新、“三治一服务”理念、天天敲门十八法等取得的效果给予点赞,要求总结、推广。

5月15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关于学习贯彻习大大总大大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指出,要深入总结推广青和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青和居有哪些好故事、好经验?5月底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青和居采访,推出《湖北最大公租房小区的党建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一个小区,25%是60岁以上老人,意味着什么?

一个小区,10%是收入不足千元的住户,意味着什么?

一个小区,2.5%是精神病人、残疾人,又意味着什么?

这样一个困难群体扎堆的小区,老百姓过得舒心吗?“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4月26日,习大大总大大在武汉市青山区棚改社区之一青和居看望社区干部和群众后,动情地说。

青和居为何吸引总大大关注的目光?

口香糖塞进钥匙孔,闭门器一个月坏了50多个

林立的高楼,是棚改的见证。

然而,光鲜外表下也曾有难言的苦楚。

5235套公租房,常住人口8230人。“这里是湖北最大的纯公租房小区。”青和居社区党总支大大张耀龙说。

4月13日的一份统计显示——

低收入者多,小区人均收入不超过3000元,1000元以下收入823人,500人吃低保;

特殊群体多,有精神病人、残疾人212人,有吸毒史人员4人;

老年人多,60岁以上老人2118人,占比25.7%,其中空巢老人789人,独居老人575人,孤寡老人7人。“住公租房的大多是困难群体,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回忆2015年各方居民刚搬来的情景,小区嘉信物业总经理李钢说。

他坦言——

有的曾在电梯里撒尿;

有的把口香糖塞进门禁钥匙孔;

有的直接把垃圾从阳台上抛下去;

有的用脚踢门禁,闭门器一个月被踢坏50多个;

租户情况之复杂,工作难度之高,超出预期。“如果后续治理和服务跟不上,这里可能变成冷冷清清、充满隔阂的‘清阂居’。”张耀龙担心。

天天敲门,从挨骂到敲开心扉

“请问,家里有人吗?”

“儿子交待了,谁敲门都不开。”

社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不掌握信息,怎么服务住户?社区党总支决定,把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由网格党支部大大或网格员担任组长,社区、红色物业党员群众共同组成“天天敲门组”。

没想到,敲门遭遇闭门羹。

今天敲不开,明天敲,后天敲……

社区副主任、党员周强说,敲了3次后,那位“谁敲门都不开”的韩婆婆,终于开门了。

比敲不开门更委屈的是,挨骂。

“有什么能帮你?”

“都不是好人。”

入户敲门中,社区城管委员、党员姚飞没少挨租户方元庆的骂。

方元庆患有肝病,吃药开销大,生活不顺,心有怨气,见谁都骂。

邻居都看不过去了,姚飞却淡淡一笑,不以为意,“他心里不快活,让他撒撒气。”

自掏腰包帮他买衣服,把自己家里的菜送来,协调租户为他提供废旧纸盒卖钱,姚飞点点滴滴关心方元庆。

紧闭的心门,终于被敲开了。

“社区干部比亲人还亲!”5月28日上午,看到正在入户的姚飞,方元庆一个劲点赞。

“不骂他了?”记者问。

“那都过去了。”方元庆不好意思地笑了。

天天敲门,敲出信息。小区8000多人的资料,一个个收集起来了。

天天敲门,更敲开心扉,给千家万户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我妈妈糖尿病长期卧床不起,社区干部敲门发现后,不仅经常来看望,还带志愿者上门,为我妈妈免费理发。”17栋租户李先生说,有人关爱,老人心情舒畅,病情也逐渐好转。“社区干部敲门发现,我家爹爹行动不便,立即帮我们在厕所安装扶手,真是雪中送炭。”73岁的桂婆婆说,她真心感谢党的好干部、好政策。

心贴近了,社区工作也容易开展了。“真情感化法”“组团服务法”“邻里结亲法”……社区工作人员总结出“天天敲门十八法”,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听从“天天敲门组”的劝说,不再乱搭滥建、乱扔滥放、乱贴滥画。

如今,各路来访者看到小区整洁的环境,无不惊讶地点赞。

以百姓心为心,一碗热热乎乎的饭菜暖民心

“胡奶奶,饭来啦!”

6月1日11时,社区志愿者张君敲响9栋租户胡慧琴的门。

胡奶奶90岁,独居。

敲门入户中,社区干部得知,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

一箪食一瓢饮,说小也小。

以百姓心为心,为民的事没有小事,共产党就是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在各级党组织的全力支持下,去年12月,“社区好味到”食堂开业,65岁以上老人,6元钱可以买到两菜一汤。社区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张君风雨无阻地送饭,暖了胡奶奶的心。

“我是1960年入党的老党员,生我的是父母,养我教我的是党,感谢党的关怀。”张耀龙说,一次,胡奶奶颤颤巍巍地从楼栋走到社区办公室,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一定要亲口告诉他这句话。

热乎乎的饭菜,让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每到开饭时间,“社区好味到”人声鼎沸,老人们吃饭、聊天,好不热闹。

6月1日中午,87岁的戴腊梅婆婆打了莴苣烧肉、青豆炒肉等4个菜,“每样打一点,吃得过瘾。”

80岁的李金成爹爹坐轮椅过来,“最喜欢吃这里的冬瓜烧肉。”

83岁的周兰英婆婆独居,她点了3个菜,吃得津津有味,“年纪大了,做饭做不动了,在家最多只能下面条。”

社区食堂经理李梅介绍,开业至今,已为1000多名老人办理食堂消费卡。

服务力量下沉基层,“好样的工作队”来了

玫红的叶子花,火红的一串红……

在青和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楼顶,一个鲜花盛开、绿树婆娑的开放式屋顶花园,生机盎然。“这是青山区园林局‘好样的工作队’为社区群众修建的绿色休闲场所。”工作队成员曾鸣说。“基层党建不能只靠基层党组织来抓。”青山区委组织部副大大郑丽梅介绍,区里打造74支区直单位“好样的工作队”,让机关干部走出大楼,走进社区,把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把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一个个“好样的工作队”来了——

组织部帮忙清理楼道;

公安局整治流浪狗;

团委牵头“四点半学校”;

城管委解决87个井盖板问题;

残联组织医生为残疾人送医送药上门……

一项项服务,接地气,聚民心,让党组织在社区的号召力、凝聚力越来越强,也吸引着更多党员、志愿者加入服务行列。

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一位穿红马甲、戴党徽的志愿者爹爹,神采奕奕。

他叫贺镜平,69岁的独居老党员,党龄29年。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为来来往往办事的群众,备好一碗清凉的大碗茶。“每天站着,您老别累着了。”喝水的群众总不忘叮嘱一句。“累也高兴,看到大家都拢在党组织周围,心里踏实。”贺爹爹说,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青和居是居民心中的“亲和居”。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