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有信心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

2018-11-27 02:43:52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第一个“抢”到话筒。特派记者 石祯专 摄

谈湘江

湘江风光带可以和世界一些著名河流的风光带媲美。未来湘江一定会成为中国、世界东方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谈拆迁

要把保护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谈GDP

我们所追求的GDP是绿色的GDP,是可持续发展的GDP,并且是能惠及民生的GDP。

“湖南有信心在未来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昨日上午,湖南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省委大大、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省委副大大、省长徐守盛等全国人大代表与中外记者面对面,并热情、坦诚回答涉及新型工业化、民生、环保等领域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在本省务工人员超外出务工人员

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丫首先发问。她说,最近几年湖南的工程机械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鼓励措施和办法?

周强回答说,湖南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首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其次,依靠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举一个最新例子,最近美国在华盛顿广场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雕像。这个是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和作品,选中的正是湖南雕塑家雷宜锌的作品,这就体现了湖南人的创新精神。第三,依靠改革开放,给湖南的经济带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湖南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第四,依靠人才。湖南这几年来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也就是技工。

“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湖南这些年很重视,而且有优势。”周强特意提到,湖南成立了18个教育集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从去年开始,在本省务工的人员超出到外省的务工人员,“这说明湖南本省的经济在发展,湖南本省制造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

关键词 母亲河湘江

有信心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

在为时50分钟的集中采访中,仅有少数几名记者幸运“抢”到麦克风,其中有关“湘江”的问题被两度问到。

“把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周强说,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近些年来,湘江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江的保护,提出要把湘江流域地区建设成为湖南经济发达地区,把湘江水质保护得更好,把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好。

周强坦陈,由于历史的原因,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在今后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但我们有信心在经过‘十二五’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努力,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防止新的污染。”

关键词 GDP指标

追求绿色、惠及民生的GDP

湖南卫视记者向徐守盛发问,湖南去年出台“两型”指标来考核政府,其意义何在?

徐守盛回答说,GDP指标在目前应该说还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

“但是我们所追求的GDP是绿色的GDP,是可持续发展的GDP,并且是能惠及民生的GDP。”徐守盛说,基于这样的考虑,湖南把GDP指标进行分解,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这样,就能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质量和GDP给我们带来的效益统一起来。

关键词 未来长沙

城市更美丽,市民更幸福

“长沙如何做好调结构、转方式?请你描述一下未来五年你心目中的长沙,是一个什么模样?”作为湖南省会城市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在昨日的开放日活动中也受到媒体重点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大大、大大张剑飞表示,转变发展方式是一篇大文章,最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这样,一方面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能做,别人能做的我们做得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样就能使我们的产业立于不败之地。”张剑飞说,未来几年,长沙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大方案,进行调整,真正贯彻落实“两型”理念。

此外,长沙正在启动新一轮的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未来五年,我心目中的长沙,经济更加发达、老百姓更加宽裕、城市更加美丽、生活更加方便、市民更加幸福。”张剑飞如是表述未来愿景。

关键词 征地拆迁

寻找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平衡点

“社会管理”是“两会”期间的一个热词。凤凰卫视在采访时就提到如何解决征地拆迁引发社会矛盾的这一“敏感”话题。

对此,周强并不回避。他说,拆迁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当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拆迁问题。对于拆迁,他认为要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是要坚持依法办事,这是一个前提。第二,要把保护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要在公共利益和特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找到一个有效平衡点。

“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疑要作出一些公共决策,也就是要推进一些项目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个体利益解决不好,而放弃公共利益。”周强同时强调,也不能只重视公共利益、整体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局部利益,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报北京专电

开放日看开放

万晓娟

昨日是湖南代表团对中外媒体开放日,记者争相提问,代表积极作答。到临近结束的时候,主持人于来山代表似乎觉得不过瘾,要求请一位记者提一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这让在场的笔者既意外,又欣然。

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有难度,比较棘手的问题,甚至是刁钻、带有批评色彩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多是社会热点,是民众关心的问题。百姓需要提,记者喜欢提。代表人民来说话的代表,执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是直接拒答,还是从容笑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理念的选择。显然,湖南代表团开放日是做好了心理准备来应对“难题”的。不仅不避敏感话题,还主动要求记者来点“有挑战性”的难题,可见代表们有足够信心。

心底无私天地宽。从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代表们显得十分坦诚而认真,不论是湘江重金属污染,还是城市拆迁,都侃侃而谈,没什么好避讳的。将一个开放的湖南呈现给大家,与政府“亲民”的理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有真正爱民如子,才会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 “两会”这个开放、民主、文明的参政议政平台上,本来就不应该存在“敏感问题”。如果代表委员总是回避“有挑战性”的问题,而选择一些不痛不痒的边缘问题,那就是走过场,就不能使得问题尽快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并且还浪费了公共资源。由此可见,开放的“两会”更“韵味”更实在。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