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20年时装编辑之路(上)

2018-11-27 17:00:31

导语:许多人以为一个作家完成一本着作后,付予出版,一切便大功告成。这是很传统的想法,但正如Burberry 的创作总监chrisopherBailey说:“今天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时装设计师,无论对布料、剪裁、艺术文化和市场学等统统也须认识,因为若只须设计一件漂亮或功能性的衣服,基本上每一位设计师也可以办到。”我认为作家也如是。

加入香港传播界的时候,正值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好些国际著名女性时尚杂志纷纷争相进入香港市场。

为了<<我的时尚骚灵>>之面世,我一手策划和组织了三个宣传活动以针对不同分众对象和媒体,先是星光熠熠的新书发布会,然后是与LaneCrawford合作销售<我的时尚骚灵="">>,配合橱窗及室内陈列设计的展示,以吸引高端时装消费者;最后一个活动则是在TDC支持下于书展期间主持讲座<< 从时装到社会的一匹布>>,谈环保时装和企业良心,以呼应今年书展的主题 :“关心社会、关爱地球”(当然不是传媒喧染的靓模文化!),与我的著作里所论述一些时装设计师的创作概念、以及所代表的品牌近年积极回馈社会之关系。当天幸得 BarneyCheng 和 Freda Lee( Jean Paul Gaultier、Max Mara、Max & Co、Lloyd等名牌总代理商Fairton group的公关高层)的义务襄助,以一个谈天说地的轻松形式带出这个严肃的主题。讲座的对象便包括香港成衣业界、时装学院的学生和自己的读者。

以为一连串的宣传活动就此结束,我可以逍遥自在地放暑假?还早啊!终于轮到出版商三联出击,在下周日 ( 8月29日 2:30 pm -4pm ) 为我于尖沙咀美丽华商场的商务印书馆内主办讲座,才是戏肉!主题是:“20年时装编辑之路暨 << 我的时尚骚灵>>新书分享会”,是我的独脚戏,也是我最能侃侃而谈的。

当年 << 清秀杂志>> 的卖点是名女人,包括各行各业,1988 年6月号封面女郎是张天爱

如果你以为我是从 << 明报周刊>>开始,只是三十几岁的中女,我会很感谢你们,以及我一向使用的护肤品,令我无惧岁月。其实转眼我在香港的时尚媒体工作已经超过二十年,加入香港传播界的时候,正值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好些国际著名女性时尚杂志纷纷争相进入香港市场,推出国际中文版,包括Cosmopolitan( 1984 年)、ELLE ( 1988 年)、Harper's Bazaar( 1988 年)和Marie Claire ( 1990年),那段高级时尚杂志蓬勃发展的黄金岁月。令当时本地的高级女性时尚杂志须与外国杂志版权合作,以取得外国的流行信息,像七、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 清秀杂志>>,由文坛前辈蒋芸主编,便与日本的 << so-en装苑>>版权合作。大众化路线的女性杂志如 << 姊妹>>、 <<妇女与家庭>>便难敌“外国列强”的入侵,渐渐由盛转衰而步向结业之途。连后来<< 清秀杂志>>在90年代初也难逃这厄运,当然我是感到惋惜的。

国际杂志进入香港的年代

因为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 清秀杂志>>。初出茅庐,我写了一封自荐信,连同一些在校时的文稿,便蒙蒋芸垂青,很快便被录用,一入职已是编辑。后来我转职于ELLE,然后没几个月又跳槽往Cosmopolitan, 职位是执行编辑。前后只是一年多的时间!

1988 年12月号的Cosmopolitan 是创刊四周年纪念号,封面女郎是当年的名模一姐古嘉露。

那年头香港时尚媒体业的欣欣向荣无疑造就了像我这羣60后的一辈,大量的黄金就业和升迁机会。行内有些人比我更火速冒升,一年经验已可当主编,薪金当然也是一个转身便翻几翻,水涨船高。情况有点像今天内地时尚媒体蓬勃发展的微缩版,虽然编辑部团队往往资历甚浅,经验不足,但后生可畏,充满无穷的朝气、活力和创意,满是年轻人的黄金机会。不同的是今天内地媒体业的发展是忽然澎胀,由投资的金额、经营概念、运作模式、人事编制和专业分工也跟随着欧美大刊大企业的步伐;香港的国际中文版时尚杂志则是organic growth。我在ELLE 和Cosmopolitan工作的时候,编辑部团队只有四个人,相对于<<清秀杂志>>的编制是四个编辑加上一位主编负责两本月刊,ELLE和Cosmopolitan已经是很有规模了!

当然,这样的规模和编制在今天看来是有点可笑,但人手紧黜令专业分工不明显,却令我反而得到不同范畴的宝贵实践经验。由人物专访、时装和美容专题策划和撰稿、时尚大片的形像设计、外文翻译以至艺评、书评等,统统我也须参与。也是在那段日子我得到与当时在电影圈已簿有名气的美术指导叶锦添一起工作的机会。他曾是Cosmopolitan的美术顾问,我被委派权充他的副手,跟他学到了在影像中如何透过从摄影上的光影、色彩和构图以至拍摄场景、人物服饰、发型和化妆的紧密配合,以表达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强烈的讯息。这影响了我其后制作的时尚大片在美术指导和形像设计的导向。

当年香港ELLE 杂志也极推崇名媛,1988年林明珠的访问,撰文者是我。

此外,当年媒体的开明作风亦给予外人大量机会。只要你拥有相关知识和触角,亦写得一手好文章,投稿予杂志,是会予以录用的,什乎变为定期的专栏,又或入职成为编辑,不须依仗什么人脉关系或靠山。这是我的切身经验之谈,除了我一毕业的时候,这样跨入时尚媒体行业的门坎外,后来我进入Cosmopolitan、以及在<<明报周刊>> 自90年开始我早期的时装专栏,也是采用同样的自荐和投稿方法。

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不像今天香港80后毕业等于失业,就算找到一份工作,干了几年,也没法升职,原地踏步,于是对社会产生诸多不满。我们那一代在80年代时只会想:“鱼唔过塘唔肥!”男的尽快穿着GiorgioArmani、女的穿著Chanel,在同学们面前好耀武扬威,显示自己是成功人士。那年头的传媒风气又确是很喜欢标榜名人和成功人士,<<清秀杂志>>、Cosmopolitan 和ELLE皆曽如是。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