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医改到底怎么改 钟南山:建立真正医疗架构模式

2018-11-27 02:09:57

【小丫跑两会】医改到底怎么改?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如果您去过大医院看病,那么一定会感受到一个字:难。排队难,挂号难,挂专家号更难。大医院看病难,但大家还都愿意去,最重要的一点是看重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人们为什么爱去大医院,不愿意在社区就近治疗呢?新医改的着力点又在哪里呢?]

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量破万  一个医生一上午最多看七八十个病人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王小丫:在儿童医院几乎每一个电梯都是这么挤,在这个地方是足足站了有十分钟左右。

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儿科医院,每天,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量都在几千人次,最高峰时这里一天的门诊量能够突破1万3千人次。和普通医院不同,来儿童医院看病的每个小患者,都有家长的陪伴。这也使得本来就拥挤的医院更显得嘈杂。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是从外省市赶来北京看病的。

王小丫:您从哪来?

家长:我是山东,我在这边打工。

小强和奶奶从山东来。和其他小患者相比,他的病情不算严重,只是有些病毒性感染。但小强的奶奶认为,必须带孩子到大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她才能够放心。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儿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有医生597人,护士927人。院长告诉我们,这样的医护资源应对全北京市的儿童病患是足够的,可是作为全国的儿科中心,现在儿童医院的门诊量常常让医护人员感到压力。

王小丫:像这样的场景,其实我们在每一个医院都看得到,这样的一个分诊台,真的是人头攒动。

我们在内科诊室的门口观察,来到这里看病的儿童数量很多,内科诊室的大夫一上午一直忙个不停。

王小丫:大夫,不好意思一分钟,您这一上午大概要看多少个病人?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金玲:病人要多的话,看到40(人),40、50(人)。

金大夫告诉我,忙碌是门诊的常态,一上午经常连去洗手间或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

金玲:你要是想去洗手间要提前跟护士先打一下招呼,要不然病人一直都在这等着,也不太不好意思去上厕所。

王小丫:谢谢,我不耽误您的时间了,辛苦了。

急诊中心,是儿童医院最忙碌和紧张的地方,每天这里的医护人员要二十四小时应对不同的突发情况。而来到这里的孩子,病情往往都很危急。

小丽是一位刚满4个月的女婴,由于急性肺炎引起了呼吸衰竭。一旁,她的爸爸妈妈和奶奶神色焦急。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李妍:这血压要不待会再量吧,闹得太厉害了,先给她盖住。

上了呼吸机后,孩子的心跳一度达到了190下每分钟,护士小李准备给孩子抽血化验。

这边小丽的状况刚刚稳定下来,急救中心的绿色通道又一次亮起了警报。

小静和小丽一样,也是四个月大的女婴。由于喘得比较厉害,医生决定,马上给她加吸氧面罩。

李妍:针扎上了啊。

给宝宝打针,对护士的水平是一种考验。由于宝宝血管较细,一旦哭闹起来又爱乱动,有时候第一针不一定能找到血管。小李做了九年的急诊科护士,她喜欢这份工作,但也有过不少委屈。

李妍:当时是给孩子扎针、输液做治疗的时候,一针没扎上,给他重新穿刺,然后家长不理解,等到输完了之后,家长过来拽着我的胳膊辱骂还有殴打。

王小丫:你当时是什么样的感觉?

李妍:反正心里觉得还是挺委屈的,每一个孩子其实我们也很心疼,但是像家长这种不理解的行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反正我还是表示理解。

小静本来是在大兴区的一家市属三级医院看病,由于病情比较重,需要联动转诊到儿童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王龙:我们一般这种的比较急的孩子,接到电话我们先把需要做的准备,先准备好。

王小丫:通常像这种转诊的小患者,大概多长时间会出现一次?

王龙:这个太常见了,一天有的时候十几次都可能。

分级诊疗系统或成医改福音  不来北京也能看到北京医生

在北京儿童医院,有这样一间远程会议室,陈亚军大夫正在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儿童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陈亚军:如果胆道闭锁我们现在目前治疗,手术最好选在60天之内。

在远程会议室里 医生们正在进行远程会诊 成为分级诊疗制度新模式

自2013年5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正式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吸纳了河北省儿童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安徽、江苏、青海等15家成员单位的加入,共同探索分级诊疗制度的新模式。这种远程会诊就是对分级诊疗的新实践。

通过远程会诊,河北省儿童医院便可以对患儿在当地进行诊疗,会诊的过程患者家属也可以积极参与。

王小丫:院长,我们看到有这个分诊是通过这个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分诊,这样的好处在于什么地方?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通过分诊让我们有一些病人不用在旅途上劳苦,跑到一个地方去看病。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市儿童医院提出了“全国儿科是一家”的理念。通过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和教学共享的方式,帮扶各地专科儿童医院提高诊疗水平,探索建立“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全国儿科医疗服务体制新模式。

倪鑫:为什么说我们任重而道远呢?我们希望要把全国为儿童健康服务的这些医生们的水平,在一定时期内都给他提供,那么病人信任你了,自然就不会旅途劳累、又花钱跑到北京非来看病。

看病难一直是困扰百姓的一件大事,分级诊疗制度,无疑会成为破解这道难题的法宝之一。就像李大大大大所说的那样,“小诊所可以解决大问题”。事实上,在这几年的医改中,我国取得了显著成绩。

  新医改以人为本 钟南山:建立真正医疗架构模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计委主任王咏红看来,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关键是要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王咏红:近年里我们打组合拳,努力形成了一个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这么一个就医的格局。

其次他们以城市大医院为龙头,发展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以县医院为龙头,实施县乡村一体化改革,建立大医院与基层分工协作机制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第三是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这么一个智慧健康的信息平台,三分之二的县都建成了区域检查检验中心和远程会诊系统,这样,群众在基层就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

对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认为,社区基层医院的硬件设施很容易提高,但是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难点。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医生要在这个里头,他能够下得去,而且待得住,而且干得好。

对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医改目标,钟南山院士认为医疗改革应该顺应医学的模式,建立起一个真正的金字塔式的一个医疗架构模式。

钟南山:也就是说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应该在它的早期,以及在它的比较轻的时候得到发现,得到治疗,这样的话预防它成为病重病。所以按照这么一个模式,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放在三级医疗里头的下头,这样的话是大部分病人能够得到解决,而不是发展为重病大病以后,再到大医院来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