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2013中国经济向好 专家称垄断领域投资需打破

2018-11-27 01:49:15

  2013,中国经济会好吗?

2012年,中国经济的难点和热点在哪里?2012年的中国经济跌宕起伏,2013年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会有哪些新挑战?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大大哈继铭、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微博]共同评论。

物价经济增速企稳,2012中国经济跌宕起伏,稳增长打出哪些政策组合拳?2013年中国经济会好吗?财政货币调控政策会如何出手?

2012年是中国钢铁行业进入21世纪最困难的一年,前三季度,钢铁生产业亏损加剧,10月份以来,钢铁行业好转,大中型钢企总体上实现扭亏,但钢铁主业仍然亏损。

陈礼斌(河北钢铁唐钢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大概百分之0.3几,有的底下的一些人交流说,说这个卖钢不如卖水,(钢)一块八一斤,很多小瓶的矿泉水它也要两三块,甚至四五块钱一瓶。

再看一组数据,11月份公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重新回到50%的临界点之上。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由于制造业在整个产业当中特别是国民经济当中占的比重非常大,它的复苏,它的止跌回稳,意味着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在经过将近10个季度的下降调整以后,在三季度达到7.4%,这样一个触底的指标以后,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企稳回升。

工业增速回升的背后是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投资增速从前八月的20.2%,回升至前9月的20.5%,前10月的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8月份的13.2%,回升到9月份的14.2%,10月份的14.5%,出口增速从8月份的2.7%回升到9月份的9.9%,10月份的11.6%,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1615.7亿美元,同比增长6.3%。

郑跃声(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大大):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的同比增速,比上个月进一步回升了1.7个百分点,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电器、电子产品的出口都快速增长,同时10月份的进口同比增速与9月份持平,我国外贸呈现低位回稳迹象。

对于2013年的外贸形势,11月28号,商务部大大陈德铭,用了两个“略好于”来预测,明年会略好于今年,下半年会略好于年初,不过,这两个略好于背后并不容易。

陈德铭(商务部大大):一些大国的财政悬崖,一些国家联盟的预算是不是能通过等等,我们也关心着大众的原材料的价格的波动,一方面是会不会价格也继续地下降,另外一方面会不会在明年形势略微好一些以后,出现通胀的压力。

摩根士丹利荣誉董事长约翰·马克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时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在8%左右的平稳增长速度上。

约翰·马克(摩根士丹利荣誉董事长):人们一直在讨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讨论7.5%以上的增长速度,我在北京的这三天,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可以达到8%的增长速度,我认为这个速度本身就是让世界惊艳的,拥有这样的经济增速,中国最近的一些经济数据也有向好的势头,我对于中国经济重返8%的增速感到乐观。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2013年我国经济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没必要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为改革能够留出更大空间,把更多精力放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放到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

哈继铭: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一个U型的复苏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今年中国经济是U型的复苏,两头高,中间低,就是一四季度增长速度高于二三季度。应当说我们经济在外部的压力之下,内部的调整之下,今年前9个月走出了一个逐季下降的态势,但是现在看来,三季度已经筑底,四季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宏观微观上面的信号显示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一个U型的复苏。

  马光远:拿出相应的措施来面对复杂的局面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用三句话,第一个是形势错综复杂超乎我们的想象;第二个是成绩来之不易,尽管可能全年到不了8,但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比平常的9或者10可能含金量要更高一点;第三,还需审慎乐观,也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不确定性,这个警报还没有完全解除。所以面对未来,我们的政策空间应该说随时都应该拿出相应的措施,来面对复杂的局面。

  哈继铭:用改革的方式更多的鼓励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企稳的现象是很明显的。比如现在包括电力的消费,企业利润的增长,一些PMI等等领先指标,甚至于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一个企稳的迹象。那么是否能巩固?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人们分析经济往往看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架马车,但是我觉得应该看四驾马车,其实就是四驾消费,私人部门消费,私人部门投资,还有出口,再加上政府的支出,其中包括消费和投资。

如果看四驾马车,那么最后那一驾,政府的投资和消费是最强劲的。比如说政府投资,有关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还是负增长,但是现在增速已经到了百分之10几,这个回升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如果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或者是出口,增长尽管也出现了一定的企稳现象,但是其势头还不容过度乐观。所以我觉得真正的经济复苏,应当是前三驾马车的回升,才能叫真正的复苏,私人部门要有更大的积极性去投资,老百姓有更大的积极性去消费。我觉得要想巩固企稳的这么一个势头,应当是用改革的方式来更多的鼓励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用那三驾马车,把另一驾马车也带动起来。

  马光远:垄断性领域的投资依然没有被打破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必须来界定什么叫复苏?是总的一个数字回升,还是说我们要分析内部的结构?如果用短频快的眼光来看,显然是复苏了,而且迹象非常明显。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我们复苏的基础如果立足于明年、后年,甚至整个“十二五”期间的话,我们会发现很多结构性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比如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局怎么样来解?仍然是个问号,而不是一个感叹号。还有我们的民间投资,私人投资这一块,尽管从比例数字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占60%多,但是在垄断性领域的投资,我们到现在没有看到明显打破的迹象。再比如说,我们现在谈到复苏,可能主要是还是因为公共投资的这种拉动,也就说短期的政策效应起了作用,但是这种效应本身有多长是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持续时间不长的话,那么可能这个U型又会往下掉。所以我们觉得定义中国复苏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定义它的结构,比复苏本身,比总的数字要更加重要。

  哈继铭:2013年最难启动的是出口 最容易启动的是投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2013年,最难启动的是出口,最容易启动的是投资。在出口方面,未来中国将遇到三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是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经济的相对低迷,可能会对我们未来的出口造成一个外需上的压力。第二个是我国自身的多种要素价格,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在降低我国出口,尤其是低端行业出口的竞争力。第三个就是我们经济规模日益壮大,过去我们在全球经济当中排名进前20的时候,我们出口大幅的增长,自然就有其他的国家来购买我们的产品,但是我们当进到前10名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方面的阻力开始增大,包括国际上的呼吁,希望我们的外部失衡能够得以纠正,通过各种方式,通过要素价格的的提升,包括汇率升值等等。我们今天经济已经是全球第二名,将来有可能成为第一名,如果到成了第一名的时候,我们出口依然是占半壁江山的话,那么除非月球上有人能买我们产品。

  马光远:中小企业的复苏不能够靠出口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个出口本身,我觉得很多人看的时候总是用周期性的眼光,认为我们是因为欧债危机,是因为金融危机本身导致外在的需求下降,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非正常的快速增长以后,事实上已经到了增长的一个末梢。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欧债危机,出口本身的这种边际增长率下降是一个必然的态势,仅仅是因为欧债发生以后,导致我们的下降的速度更快了一点,时间更加提前了一点。所以要正确的认识未来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对外边的不确定的因素期待太多。

当然如果我们说简单的话,那我们的公共投资当然最简单了,它来启动的话,我想2013年,我们要想一个不算太差的数字还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这样的数字本身,我们不需要一个昙花一现的,我们需要一个长久的数字。就这个来讲,我觉得最难启动的可能不是三驾马车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红利是什么?仍然是一个改革的红利,改革能不能启动?再具体一点,民间投资的一些相关领域能不能启动?收入分配能不能启动?收入分配影响我们的什么?影响我们的内需。再比如说,我们的中小企业真实的要复苏不能够靠出口,而是靠它的最终的产品本身的含金量,还有能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能不能让它完成一个真正的内需的循环?事实上,难可能不是三驾马车的难,而是影响三驾马车表现不同的各种因素,我认为是更难的。

  哈继铭:财政政策保持相对积极 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稳定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财政政策可以保持相对积极,而货币政策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先谈一下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积极,它一个是表现在支出的增长,另外一个表现在税收的下降,应当把重点放在税收的下降。降低企业和老百姓的税负,藏富于民,让更多的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得以释放,这是第一点。另外就是从支出来看,那么什么叫必要的支出?必要的支出就是对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利的投资,政府投资,那么这种政府投资享受的是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这样的投资才是必要的积极的投资。

如果说我们的投资,把它着眼点放在未来的城镇化的推进,那么盖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医院,更多的城市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我相信这既解了燃眉之急,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其过程是有利于投资,但这个结果我相信会使得有更多的已经居住在城市里的外籍户口的人士得以在这个城大大期居住下去。

  马光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应该为调结构而去保增长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不要仅仅谈2013年,我们总是说一年一年来看,太短视了,因为我们未来,我们经常制定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规划。所以我觉得2013年是不是一个起点?是一个什么样的起点?不在功利的起点,我们的任何政策能不能回到“十八大”报告里?比如说我们要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2013年开始,我们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服务业的在三产中的比重,能不能从2013年开始?我们服务业现在来讲,整个比重在G20国家里是最低的,从41.5%到43.8%用了10年的时间,每年增长0.23个百分点。

现在我们很多产业事实上就产值来讲是远远的超过美国,但是我们的GDP还不到美国的一半,为什么?服务业上不去。所以我想调结构不是一个长远的事,从调结构本身就在眼前,任何一个政策,包括我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应该为着调结构而去保增长,不要为了保增长,而保增长。

  马光远: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启动改革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启动改革的问题,就是我们多年以来生成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改革能不能让大家眼前一亮?民间投资的突破能不能有一两个很显著的案例?我们很多微观领域的不适当的一些干预和审批,能不能在2013年有改头换面的变化?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不仅仅是2013年的困难,而且是长期的困难。

我不认为2013年的经济增长是困难,尽管2012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大家对201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99%都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太乐观了,没想到今年居然没有过8,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我想2013年,我们不要再拿这个指标说事,我们的“十八大”报告里没提速度的问题,提了一个长远的指标,但是没有提速度。所以我们不要去担心增长问题,不要去担心总数量的问题。对一个公司来讲,一个公司最起码要看两个指标,在它的财务报表里,第一个看它的销售收入,第二个必须看它能不能赚钱。如果一个公司本身产值很大,但是不赚钱,那是要闹笑话的,这个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如果把它看成公司的话,不仅仅要看GDP总量,要看增速,更重要的看这个蛋糕给了老百姓什么样的回报。我觉得2012年结果不悲观,2013年过程不乐观,但是结果我们应该有所期待。

  哈继铭:最大的挑战是启动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启动这四驾马车当中的前面两驾,就是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我们的要素价格没有市场化,使得我们私人部门的企业难以以一个公平的价格来获得融资和其他的资源,那么我们的老百姓收入增长速度是多年来慢于GDP增速的。我觉得2013年之后,我们可能会迎来更多的经济改革,迎来更多的结构的调整,并且在一个保持经济相对稳定的一个前提之下……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