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一场盛宴的过度解读

2018-11-28 03:59:07

这是一次难得的巧合,三位各具鲜明特色的华人导演、拿出各自代表了自己电影生涯新高点的作品,先后上映。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冯小刚[微博]《一九四二》,和陆川[微博]《王的盛宴》,他们的作品都不乏诚意与专注,巧遇之下的相比较,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年轻的导演似乎想的比做的多,而年长的导演则与之相反

本刊记者/马海燕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影片上映前一周,陆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心里“平静中略有不安”,对于《王的盛宴》将像《南京!南京!》那样迎来争议甚至“板砖”,他已有准备。经历了换名字、换主创、换导演,再另起炉灶又发生开机延迟、拍摄暂停、上映延期等变故,《王的盛宴》可谓“王的磨难”。

此时,距离由他点燃火种、别人做成熟饭的《鸿门宴》已经上映整整一年,而他历经三年筹备、8个月拍摄周期的《王的盛宴》却刚将开席。这期间,四五个楚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项目纷纷上马,让这道原本新鲜的历史大餐已经味同“鸡肋”。陆川对此也只有苦笑。

很多问题只因陆川的“轴”。

在片名、主创团队等与投资方发生严重分歧后,陆川终于愤而离开,另起炉灶。资金断裂时,陆川还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600万去还债。

原本定于暑期档上映的《王的盛宴》没有通过广电总局审查,而彼时各种宣传已经铺开。在收到一大摞修改意见后,陆川慌了,开始给熟识的各方打电话,争取有选择地修改。

直到影片上映前两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能还有一两句台词要删。

“我想发掘历史的秘密”

想拍“鸿门宴”的故事,是当陆川发现刘邦被很多人当作成功案例在模仿、甚至被当作长江商学院的案例时,他觉得有必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最终呈现的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以老年刘邦的回忆开始,讲述了从秦末起义到汉初平叛的一段历史。刘邦一句“秦王宫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每一个人心底的欲望”,串起整部电影。围绕秦王宫,刘邦、项羽、韩信及他们身边的亲信,各自升腾出不同的对权力的追求和野心,陆川都不惜笔墨,一一展现。在陆川的电影中,他借吕后之口表达,“项羽是这个时代我所见过的最高尚的人,可是他却死了”;刘邦成了老朽多疑又暴政的将死之君,有着报恩思想和为天下人谋幸福理想的韩信死在挚友刀下,懦弱的张良成了出卖者苟活着,正直的萧何最终也选择了妥协,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幕后主导者则是吕后。

在他的设想里,刘邦是老虎,吕雉是爪牙,项羽是照进黑暗现实的一缕阳光,专注于军事、内心单纯的韩信则成了牺牲品,“刘邦60岁了,韩信才35岁,这是多么大的威胁,所以他必须死。”陆川说,影片不仅仅是“鸿门宴”,而且讲的是一批人的命运,不仅仅是一顿饭局,而且是一个历史的真相。

在这样的架构下,电影的焦点、楚汉著名的“鸿门宴”在片中只有8分钟,而“霸王别姬”则不到两分钟。

陆川说他做好了接受质疑、接受批评的准备,从台词的现代风格到演员的奇特造型,再到价值观的直接表述。从《南京!南京!》开始,他逐渐习惯对自己电影的批评和质疑。

“我有我的观点,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我想发掘其中的秘密。虽然观众会骂,但他们仍然看到了我的认真和诚意”。为了准备这部电影,陆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作了8个月的功课,“看了所有关于楚汉时期的历史资料”,一如他做《南京!南京!》时查看各类相关史料和考据。拍摄时,也是“严格按照史料,特别是《史记》的记载进行表述,甚至细致到服饰、盔甲、实物、姿态等都力求精致”。一场8分钟的鸿门宴拍了两个月,项羽的盔甲里面要扎扎实实穿6层纱布衣裳。

陆川自比最像韩信,“很宅,好技术。电影中的韩信每天呆在家里,有着独步天下的军事才能,有着胸怀天下人的理想,但却终被冤死。”

年轻人对历史说一句话

让陆川高兴的是,《王的盛宴》在多伦多电影节放映时许多“90后”留学生前去观影,他们写在豆瓣上的影评让他感动。一位影评人告诉他,“这是一部很多年以后还会被提及的电影,也是古装片里很特殊的电影。”这让他有了信心。

的确,他想看看自己这样比较年轻的电影人对历史说一句话,能在观众中激起什么样的火花。

片中,项羽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要求天下人穿一样颜色的衣服,坐一样的车,写一样的文字,所以我们反对他。”

韩信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吕后说:“我们总想维持现状,他们总想推倒重来。”

同样承载着陆川理想主义期望的还有萧何那句:“修史的人要对得起历史,否则后人能从你们写的历史里看到什么?”

片尾刘邦那句旁白:“我是汉朝的第一个皇帝,我更不知道两千年后汉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种族。”

这些台词显然超越了那个年代历史人物的远见,但却是陆川特色影片的内核——鲜明、生猛、直接却同时有些突兀。这也是为什么进入电影圈12年一共只拍了四部电影的陆川,却在电影界能独树一帜、让人印象深刻。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价值观的表述过于简单,与故事脱节,导演总是忍不住跳出故事来讲道理。

另外颇为费解的是,电影中恰是承载了导演理想光辉的角色,却是着力最少的。

在陆川的设想中,项羽和刘邦就是贵族对草根、信仰对生存、高富帅对“丝”,“Daniel(吴彦祖[微博]饰演项羽)是照进现实的一道阳光,是刘邦人生坐标的对立面”,可如此重要的角色,在电影中却比他的对立面单薄许多,陆川也承认项羽在片中扁平化了一些,有点对不起吴彦祖,他说打算接下来邀请吴彦祖拍一部戏,以弥补这次的缺憾。

陆川与之惺惺相惜的韩信戏份更少,饰演者张震[微博]从大门关上到走向祭坛,缓慢、苍凉,陆川给了他唯一一个长镜头,“换一个人可能韩信就演没了”。

而虽然陆川一再强调“刘烨[微博](饰演刘邦)是真正的主角,全片就是讲一个统治者内心的恐惧”,但吕雉(秦岚[微博]饰演)在片中的重要地位仍不言而喻,众多历史事件均是在她的掌控下完成的,而刘邦反而只剩下一个有着严重精神隐忧的老者。

相较于“霸王别姬”在电影中的惊鸿一瞥,吕后的戏份显然大大超过之前同类题材的任何一部。这更让人认为是导演在为自己的爱人“加戏”,就像《南京!南京!》中的唐夫人。陆川承认,用秦岚有自己的私心,“毕竟相处三年多了,我对她太了解了,太知道她心里真的有几把刀子。我可能没有钱给她买很贵的礼物,但拍完这部片子肯定是她事业上最大的一笔财富。”

陆川的“野心”

从拍《可可西里》开始,“野心”这个词就与陆川如影随形。从影以来的第二部影片就有机会与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合作,可这位幸运的年轻导演,由于擅自对电影做出巨大改动,先后6次被投资方哥伦比亚公司要求修改结尾。

一时间,各种负面声音扑面而来。“大概是我冲得太猛了,别人就说我有野心。其实我最大的野心就是拍好电影。”陆川为自己辩解说。

与其他第六代导演还在国外电影节和中国主流界认可之间痛苦挣扎相比,陆川的电影之路似乎顺畅得多。2005年,在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论坛上,陆川作为第六代导演代表与谢晋等人一同发言。那时的他只拍了《寻枪》《可可西里》两部电影,神情稚嫩且充满对大师的尊敬。

仅隔7年,两部大制作大历史题材的电影,把年轻导演陆川推到了事业新阶段。

其实,在陆川的第一部电影中,他的“野心”已露出端倪。没有任何从影经验的年轻导演说服了电影圈最有脾气的姜文,为他的电影担纲主演。

第二部《可可西里》,陆川就开始尝试准纪录片手法,并大量启用非知名演员实地拍摄。拍摄过程,天气、环境、拍摄条件之恶劣艰险在国内电影中少见,那时候开始,玩命似乎成为他认定影片是否真诚并且获得成功的关键词。

在2004年的贺岁档,仅卖出60个拷贝,一天也就安排上午下午各一场放映,但《可可西里》却获得了900万票房,人文精神成为了陆川电影的一个标志。

很多人知道陆川199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科就读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这个履历在中国导演中显得有点另类,也让他的影片有点另类。陆川踏入影视圈写的第一个剧本是《黑洞》,那个被陈道明饰演的有野心的黑社会老大,也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另类角色。

与众不同,也成了陆川对自己电影的追求。以保护藏羚羊为题材的《可可西里》,陆川着重描述了人在恶劣生存条件下的挣扎和绝望;主旋律题材的《南京!南京!》,被认为是陆川故意贩卖另一种价值观搏上位,但巨大争议声中倒是让他收获了内地票房1.8亿。

票房的显著提升,是陆川一路走来的成绩之一。“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一直保有自己的情怀和表达”,是陆川给自己的目标。 ★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