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部新闻

【新浪视点】周超非凡2016 三次骂声和一个拥抱

2018-10-18 17:09:56

新浪体育讯  和运动员一样,每个体育记者都是活在四年循环里的。4年一届的奥运会、4年一届的世界杯。一次结束就是下一次的开始。

2016就这样过去了,就像我曾经经历的2000、2004和2008乃至201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少了锐气,但是增了阅历。或者说,少了毛躁,增了思考。但是笔下该写的继续都在写着。一个好的记者,重要的要保持一颗愿意写道德文章的心。

2016对于我来说有苦涩也有坦荡和舒畅。在这一年里,我挨了3次骂,时至今日还有人到我的微博下面来写所谓的“打脸”。有时候对于这样缺乏教育和三观不正的人,既感到气愤,又感觉好笑。气愤的是,他们缺乏父母和师长的教诲,而好笑则是发现,在争议行为中,发声的往往是那些和你持相反的激进观点的人,而那些支持你的人反而沉默并不说话。

刚才刚看了一下聂树斌案件中,那个因为掀开了这起惊天错案,而遭到体制和同事排挤的邯郸广平刑侦公安局副大大郑成月的经历。其实他作为一个县的公安局副大大,完全可以喝着小酒,抓抓地方的地痞流氓,到处开开会,混个退休。但是他却知道,自己的良心会让他睡不着觉,毅然而然地翻开了那些疮疤。

聂树斌案平反了,也彻底改变了郑成月人生的轨迹,但是他这一辈子可以仰着头走。

我们做记者的,也可以喝喝茶,写写不痛不痒的文章。仅仅是希望把自己对的知识和人生观传播给读者,还轮不到丢工作的地步,所以挨两句骂就挨了,正直的人永远是正直的,缺乏正确三观的人,总有社会会对他们的愚蠢做出宣判。

2016年的第一次骂:上海横幅

先说说第一次挨骂吧。

年初参加亚冠比赛的时候,几名上海X花球屁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贞,到上海上港的海外客场上去打出了“只有X花代表上海”横幅,并且狡辩说,这种做法是全世界皆准的事情,是高级球迷才会玩的,是国际通用的,你不懂是因为你不是真球迷。在他们的逻辑里,真球迷就是应该如此狭隘的,就应该对同城对手恨+狠的,显示自己的忠义,需要靠羞辱同城球迷才能实现。

为此,我写了两篇文章,揭露这种做法的虚伪性。第一篇叫做《学球迷文化不是学糟粕 申花应斥责打横幅球屁》,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剖析。

在文章中我写道“善于学习是学习好的一面,而不是要去学习糟粕。那种以为学习所有的部分,包括糟粕都要吸收才是学到家的做法是错误的,是走极端的表现。而竟然还有人乐此不疲,自以为自己才是最酷的死忠,这种想法是愚蠢的。”随后我将这种行为定义为球屁——所谓球屁,就是自己踢不上球,却在场外起哄渴望得到存在感的人。

因为文章旗帜鲜明,自然也就捅了马蜂窝,大约有200个球屁到我的微博来问候了我的家人,并且编排各种对于我个人的攻击,当然也有一些球迷给了我支持,并在微博里帮我吵架。

我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球屁拉黑而已,和这些人辩驳,是拉低自己智商的做法。

但是,在我写了那篇文章后,还有几个所谓的写手也出来为这种事情洗白,写文章说这事情无关道德。这使我认识到,中国不只有缺乏教育三观不正的球屁。

为此,我不得不又写了第二篇文章——《REP上海?还是RAPE上海?绿地申花应弘扬正能量》,来对这件事情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在文章中我已经明确指出,如果上海绿地俱乐部不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不主动自己站出来和这种事情进行割裂的话,那么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当然,上海绿地置若罔闻,随后才再次出现了在大阪第二次打横幅的事情。终于,扛不住强大压力的绿地老总不得不召开新闻通气会,说了30来次“晓得伐”,将这件事情正了视听。

为什么中国的足球俱乐部都这么缺乏公关意识,缺乏对自己俱乐部品牌道德的建设呢?足球是一个文明的体育运动,如果一家俱乐部不能引导自己的球迷提升体育道德精神,而是增长莫名其妙的所谓仇恨,这样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

2015年,在山东库卡和裁判骚乱事件后,也出现了球迷闹事的事情。当时我也写了文章分析了山东鲁能在这次事件中的公关得失。日本J联赛一名球员在赛季中婚姻出轨,都能被解除合同,理由就是道德引导缺失,这在中超大概是想像不到的事情吧?

中超不是能花钱了,能买得起大牌了,就是世界第六大联赛了,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差得很远,铜臭和暴发户的习气是得不到尊重的。

2016年的第二次挨骂:张继科

其实这次挨骂严格意义上说是2015年的延续。

2015年10月,在芭提雅举行的乒乓球亚锦赛上,张继科输给了韩国仅仅排名世界第41的张宇镇。据说张宇镇多次在赛事中向张继科“挑衅”,赢球后还对张继科表示了轻蔑。导致张继科差点在赛场就想回击,被刘国梁劝了下来。

当时,我翻译了一篇韩国方面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并且在微博上写道:“韩国媒体指责张继科输球输人,大满贯球员对一个只有20岁、世界排名第41的选手,四天之内输了两次,难道就是因为一个误判?就是有误判,你作为大满贯选手也应该能调整过来,而且4比2输是因为一个球输的么?说实话,国乒给张继科的时间真不短了,该振作了。”

就是这样一段话,捅了藏獒家的马蜂窝,然后就蜂拥而至,在我的微博上开始了肮脏语言大游行。看了看拉黑的,大概是140人左右,大多数是涉世未深的20岁以下小丫头片子,估计是某个贴吧或者某个群里忽悠来的。

我对于乒乓球的报道很少,除了综合性运动会偶尔会去帮帮忙外,只有2014年去日本近距离采访了一次,那时候张继科就已经开始从巅峰走下坡路,状态低迷。耷拉着睡不醒的眼睛,被蔡振华在混合采访区拦住一顿批。在国乒的选手中,他的赛后采访是最缺乏营养的,大概这是一种拿无可拿的倦怠吧。

今年年初,中国足协大大宁肯不去日本看中国女足参加奥运会的预选赛突破性成绩,而非要去马来西亚看张继科打预选赛,可见他对这位藏獒的期待。

当然,最后的奥运会结果大家都知道,张继科拿到了个人单打——银牌,一哥的地位被更年轻的马龙所代替,这也是中国乒乓球强大的原因。张继科保持住了自己的水平,但是不再是巅峰成绩。

可笑的是,在奥运会回来后,竟然还有人到我的那篇一年前的微博下挖坟来说,“被打脸了吧”,我就想知道PO主被啪啪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新老交替是个正常的阶段,张继科为中国创造过辉煌,但是也总有衰老的那一天,比起这个来,我更在意的是,他缺乏王者的气度。王者的气度不是比赛赢的气度,而是面对对手挑衅能够不争辩,给予原谅的大度。我又不是这些到我微博下面来留言的花季少女的家长,没教训她们的必要。

年轻人还需要时间去让自己成熟起来吧。

2016年的第三次挨骂:孙杨

第三次挨骂是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在里约没白没黑的干着。

里约奥运会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促进话语权提升的一届奥运会,为了照顾中国的观众时差,女排比赛被安排在了上午,乒乓球比赛也被安排在了上午,而游泳则照顾美国的感受,被安排到晚上22点30分之后进行。

这样拉大的时间差,实际上苦了的是前方记者,我们新浪网前方派出的5名文字1名摄影记者都在连轴转着。有的记者晚上看完比赛,写完稿回到住宿处已经凌晨4点,而她早上7点又要出发,因为第二天另一场比赛9点半就要开始了。

在这样的辛苦中,第一天的比赛中国最受关注的头号男选手孙杨没能在自己最强的项目400米自由泳中夺冠。

我在微博上写道:“孙杨出发不好,前面落后有点多,后面冲了一下,不过3分41秒68不能说快……”就这样一条正常的评论,又让我拉黑了80来人。“不快,你特么是要去开快艇嘛。”“不快?要不你去呵呵。”“不以金牌论英雄,狗带好吗。”“你行你牛逼,你咋不去呢,瞎BB。”诸如此类。

这使我深刻的觉得,现在作为个记者,说真话评价比赛,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其实这和前面“X花横幅”以及“张继科问题”有着相同悲哀——这些所谓在看体育的人,其实根本不懂体育,根本不懂得比赛是去欣赏什么的。孙杨这件事情都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这些人连自己的偶像应该怎么分配体能时间都不知道,连孙杨的成绩对比,每个50米的转身和赛段的时间体力分配都不懂,竟然还能无知者无畏地喷。

有时候去看军事新闻,经常会对下面留言里的一句话很感心,“谁说中国没有好的航空发动机的,绑两个喷子上去就什么都有了”。

随后孙杨自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今天前半程太慢 因为身边没有朴泰桓,没能紧张起来……

中国有年轻的体育粉丝,这是好事情,但是这些所谓的体育粉丝,也应该适当提升一下自己的观赛水平,真正懂得如何欣赏体育比赛才好。

经过这三次挨骂,更使我觉得,作为一个帮助读解体育真谛的记者,我需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一次鼓吹的感动:孙杨夺冠

在里约,每天的工作都是紧张的,8月2日抵达当地,21天时间写了23万字120篇文章,而我的同事们的发稿量也都在80篇以上。不过和我这样在MPC主新闻中心写深度稿件的人不同,我们队伍里的其他4位文字记者袁野、何霞、李昕和董正翔还要转场。早上一个赛事,下午一个赛事,晚上一个赛事,路上就要花费2-3个小时,赶上什么吃什么,能赶上一顿吃,就赶紧撑起来。   

记者其实都是被累胖的。在这种辛苦中,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

第一天孙杨没能拿到400米冠军后,我能看到孙杨脸上的那些憋屈和不屑,似乎体内充满了绿巨人一样爆发的能量。我和专门跑游泳的何霞打了个赌,赌孙杨能在200米副项夺冠,赌注是一个25雷亚尔的MPC主新闻中心汉堡。

何霞是我们单位专门跑游泳的记者,在我的印象里,其实对一个项目越了解的记者,往往是越谨慎的。因为她们能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内情,特别是一些负面的,或者状态不好的内情从而导致对自己的项目更趋于悲观。我们这个赌实际上只是一个期望,何霞并不是不希望孙杨夺冠,而是希望得到一个念想儿,希望别人能比她更有信心,来鼓励她影响她罢了。

2016年8月9日,孙杨在男子200米自己不占优势的副项上成功拿到了金牌。那一刻的感动让我重温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各种时刻。

能和这一刻相比的大概有2004年的刘翔夺冠和女排登顶、2008年的中国棒球击败中华台北和张晓娟击败韩国人拿到射箭金牌、还有佟文的最后18秒一本;2012年孙杨的男子400米突破等等。

孙杨是在自己前面主项失败的情况下,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憋着一口气拿到的金牌。虽然现代中国运动员良好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提升,使得我们拿到冠军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这种在巅峰时刻,顶住压力,拿到无可争议王者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

在比赛之后,我主动写下了《特评:孙杨是古希腊式英雄 人性+神性的洪荒之力》来为之鼓吹。也许孙杨在性格上有各种缺陷,在待人接物上有各种问题,但是在体育永不言败,逆流而上,坚决不想输这一点上,是值得敬佩的。

在微博转载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写道:“1997年入行,如此狠的吹嘘,还是第一次,而且我吹嘘得还一点也不害臊,”

一次裸体的拥抱:林丹和李宗伟

林丹在2016年有两次著名的拥抱。一次在窗帘前拥抱了一位女士,全国轰动,随后他道了歉。一次则是在全世界的面前拥抱了一位男士,给人留下了惺惺相惜的感动。

羽毛球不是我的主项,对于我来说,只是打酱油的工作。不过回首过来,发现自己这酱油打得真够多的,从2009年的海德拉巴,一直打到了2014年印度汤尤杯。那个蒸笼地狱一样的广州天河体育馆的“决赛抽筋”还让我记忆犹新。

里约——也许是奥运历史上最后一次林李大战。林丹赢了第一局,然后因为体能输了后两局。

在拿下自己人生的宿敌后,李宗伟大叫一声,扔掉了球拍跪在地上,现场的中国记者们都为止动容。

从1997年开始跑体育比赛,采访中外选手,我发现李宗伟是能够让中国观众抛弃自己国家胜负观而去支持的唯一外国选手。随后,他们俩在感叹和掌声中,脱下交换了自己的球衣,并且裸露上身,进行了一次动容的拥抱。

但是,李宗伟还是没能走过谌龙这一关。虽然谌龙打团体赛总是掉链子,但是在个人赛上,他已经强吃了李宗伟好几次。

李宗伟继续当着自己的李总悲。

我半蹲着在记者席的看台上用我半专业的相机拍摄到了这场比赛伟大的瞬间,两人那激情的一抱,留下了今年我个人最好的体育摄影。李宗伟在装饰着“2016里约奥运会”会徽纹样的球场上,跪地感谢上帝的一幕永久不能忘却。

下一届奥运会,应该不会再有他们俩了,拿督退役了去当个教练,再来和中国羽毛球争吧。

这是我2016记者生涯最深刻的几个瞬间,有苦涩也有欢乐。

因为写稿被人骂,感觉是痛心而悲愤的。

总结自己,继续前行,2016快要过去,2017就要来了。(周超)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